走塑一個月|飲食業界指3成食客自備餐具成本多無上漲 有餐具供應商訂量減約1成
發布時間: 2024/05/20 06:00
最後更新: 2024/05/20 15:42
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實施接近一個月,環保署早前指有約7成餐廳轉用非塑膠餐具。飲食界指整體已約有3成食肆顧客自備餐具,且替代餐具質量的投訴近兩周也大減,認為政策整體合乎理想。有替代餐具供應商稱,政策實施後訂單反而較上月跌10至15%,主要是不少市民外賣走餐具,部分食肆也要「睇定啲」再訂貨;又指政策初期有不同問題浮現很正常,業界會不斷改良,如已改良中式湯羹等。
首階段管制兩日後即滿一個月,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,實施後不少食肆不主動提供外賣餐具,並就之收費,雖非正式統計,但整體業界反映,自備餐具的顧客由實施初期的5%,逐星期增加至現時的約3成,很多都是在辦公室上班或透過外賣平台送餐者,「日日俾多1至2元都多」,相信自備餐具顧客會再逐步增加;同時近兩周有關替代餐具的投訴亦大減,料市民已逐漸適應使用非塑膠餐具,認為政策整體符合理想。
他又指,政策實施前不少食肆擔心增加成本,但以目前走向而言似乎多沒增加,甚至還下降,因大多食肆以往均免費提供外賣餐具,現時轉為收費,基本上多能收回成本,用量減少亦不需再購入如此多存貨。
聯邦酒樓集團董事總經理譚兆成指,旗下酒樓現改用粟米澱粉製的飯盒及餐具,顧客外賣時要加3元買餐盒及1元買餐具,留意到食客確減少要求外賣餐具,甚至有人自備可重用餐盒買外賣,酒樓樂意配合。
彩龍皇宮酒家日均有約千個外賣,過去已向顧客收取1元餐具費。負責人梁振華稱,酒樓轉用木餐具及膠飯盒後,餐具成本由原來8至9毫增至1.1至1.2元,但憂慮若加餐具費,大家或不幫襯,故無法轉嫁顧客。
餐具供應商生昌文具紙行創辨人蘇慶光指,生意未有持續增長,現時訂單量反較上月跌10至15%,主要不少人因外賣餐具收費或覺非塑膠餐具不好用而開始自備,需求量有所減少;部分食肆亦希望「睇定啲」,以尋找更合適的餐具及觀察顧客實際需要,如部分正考慮由現時含筷子、羹、餐紙及牙籤的4件裝的餐具包,改為只要筷子及羹或散裝餐具,以減成本。
蘇慶光指,即棄餐具非萬能,可預期政策實施初期一定有不同問題反映,如有食肆反映部分木刀難以鋸扒或木叉叉齒長較易折斷,亦有人反映遮漿製中式湯羹容易「拗柴」。他稱,業界已推出改良版湯羹,將羹柄長度縮短,但加闊及加硬受力位,價錢亦較便宜;而木餐具則本身有局限,如刀難以很鋒利,木叉雖可加厚度讓其更受力,但價錢變相與竹餐具相若,故會建議考慮改用較堅韌的竹餐具,強調生產商及供應商會不斷按市場需求改良或搜尋更合適產品。
供應商Purearth銷售經理韓瑞源就稱,條例通過後餐具供應商大增,但質素參差,其公司非主打售價,生意雖無爆炸性增長,但也穩定上升,政策實施後再多約50個顧客,逾半均是因用過質素較差的餐具而轉供應商。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